继理想ONE之后,理想汽车再向中大型SUV市场要蛋糕,这次口气更大也更狂。
李想一句“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把迈巴赫GLS、宝马X7等都没放在眼里,还“挑衅式”邀请大家开上库里南去看看L9实车。
这些狂人语录,无疑是达到了其想要的宣传效果。因为争议吸引了眼球和流量,各种舆论和文章也扑面而来。虽褒贬各异,但终究是把理想L9的舆情带热了。
李想的狂言,首战告捷。
要说,在狂言背后,还得是产品要有底气。
李想不愧为最精研产品的创始人之一。
在梳理过各个特色配置和细节后,车透君认同在理想L9身上,的确充满了大型SUV对各种家庭用车场景的幸福感思考。
无论是创新的5屏交互设计、两颗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计算平台、SPA般享受的按摩座椅、功放功率达到2160W的牛逼音响系统,还是自研的增程电动系统、AD Max智能驾驶系统。
车长5218mm,轴距3105mm,比肩GLS和X7。
在动力表现以及油耗上,增程式动力系统也占尽优势。
纯电续航215km,综合续航1315km,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还能帮用户在高油价时代节约不菲的出行成本。相信单凭这一项,就能立马把众多燃油和纯电竞品给比下去。
全系标配和一口价,也是理想的独门犀利战术。
配置清单一次给足,既免去了用户纠结配置的烦恼,也让排产变得简单易操作,只要区分颜色和选配就行。这实则再次精控了成本。
平心而论,理想L9把产品力和价值感营造得很丰满,将愿意尝试创新科技的家庭用户都带入到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境界。
百万级的享受,卖价却是45.98万,只要一对比,就挺打动人心。
横向找一下理想L9对手,发现比较接近的对手,竟然是理想ONE。
写到这里,竟有些担心理想ONE的风头和销量,会被理想L9吸走一些。
记得李想曾在《节奏把控对于创业的重要性》的文章中曾提到决定企业生死的两个点:一是必须继续保持从0-1验证期所建立的优势,这一点的疏忽是大多数企业从1-10快速死亡的根本原因;二是在坚持放大优势的前提下,必须考虑竞争的要素,也就是必须面对竞争做更多必要性的工作,补足短板。
这体现了理想的核心产品线逻辑,L9是对理想ONE所建立优势的延续,而其产品力不仅在理想ONE基础上补足了短板,还实现了功能上的创新和引领。
仔细想想,理想这个品牌,还真把“抠厂”做到了极致,尤其是对产品,刀法精准,在用户看得见的地方做到尽可能极致。
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理想L9的品控和实际驾控表现。如果最终被品控拖了后腿,那么狂言还终将沦为笑柄。
至于销量前景,2021年全尺寸SUV卖得最好的是奔驰GLS和宝马X7,年销量在一万辆出头。
所以,对于理想L9来说,年销量站上2万辆,就是一次成功的虎口夺食和狂言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