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电动化大潮下,日产汽车也开始迎头赶上。
日前,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和首席运营官古普塔(Ashwani Gupta),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向全球发布“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未来十年,日产汽车加大全球业务板块,计划到2050年实现整个企业的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2020年5月,发布日产汽车Nissan Next企业转型计划。这里面就包括降低成本,改变原有的传统运营模式,致力于改善销售利润率和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来达成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的目标,实现年销售汽车500万辆、全球6%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也提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计划到2022年推出7款电动化车型,日产e-POWER技术车型和日产Ariya。
2021年1月,日产汽车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到2030年代初,在日产汽车核心市场美国、欧洲、中国等地实现所有全新车型电气化,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车型和技术上,继续加大投入来研发更高效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技术。
外部,与更多科技能源公司携手合作。来提升和助力日产汽车更快变革。
而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将是近几年日产汽车最大的变革~~~
电动化转型方面,日产规划5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电驱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到2030财年推出23款电驱化车型,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车型,日产和英菲尼迪品牌的电驱化车型占比将超过50%。
未来五年,陆续推出20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到2026年,主要市场电驱化车型的将逐步提升销售占比,具体来看,欧洲市场电驱化车型75%以上占比;日本市场电驱化车型55%以上占比;中国市场电驱化车型40%以上占比;美国市场截至2030年,纯电动车型40%占比。
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0财年,电动汽车在日产的全球销量中仅占一成。中国为2%,欧洲为10%。日产将以这两个地区为中心,加快推进电动化。中国是日产在全球的最大市场,2020财年销量达145万辆,欧洲销量为39万辆,两个地区的销量占日产全球总销量的一半。
在具体的计划方面,日产计划将欧洲唯一的生产基地、英国工厂转型为电动汽车专用工厂。为了一条生产线能够同时生产纯电动和混动车,将对英国工厂进行改建。
同期,日产官方发布了四款全新概念车,其中包含两款纯电动SUV、一款纯电动跑车和一款纯电动皮卡。
日产Chill-Out是一款主打城市风格的SUV车型,时尚外形,飞翼式前大灯组造型,中央的品牌LOGO也是支持电量。
来到车身侧面来看,流畅的线条将它勾勒出轿跑SUV的风格,采用的是低风阻轮圈配合低阻力轮胎,新车整体的未来感十足。
内饰方面,更像是出行工具,而不是一台车,采用极简的风格,并未看到方向盘,中控台立着一块巨大的液晶屏,猜测里面集合了各种辅助驾驶配置和娱乐的功能。中央扶手也被智能面板所代替。
新车基于CMF-EV平台进行打造。据悉它有望在2025年投放市场,有媒体猜测这部车是将最快量产的。
日产Hang-Out
日产Hang-Out的定位偏向于户外生活,新车车身更加方正,轮眉、侧裙等处均采用黑色的套件,还配有硕大的车顶行李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跨界。
车内,依旧是采用大尺寸的中控屏之外,纯平地板设计,前后座椅可以实现对向布局,更像是一个会客厅,灵活的座椅布局,可以衍生出各种用车场景。
日产Max-Out
Max-Out是一款敞篷跑车的概念车,给消费者所要传达的是,跑车超轻量、低重心的设计风格。新车拥有所有跑车的那种低矮的车身,以及流畅的车身线条,前脸是比较扁平的,自然也采用了很多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
内饰方面,这部车是保留了方向盘的,因为是一部跑车还是要兼顾驾驶操控的部分。据悉,座椅具备“变形”的能力,举个简答例子,当副驾驶不坐人时,座椅可以放倒与地板融合,最大限度的给本来就不大的空间腾出一点空间来。
纯电动皮卡日产Surf-Out,外观设计方面已经完全找不到日产汽车的风格了,概念化太强。不过从图片以及官方的信息来看,这款车的越野性能很强,从全车的黑色包围以及独特的轮圈。
新车的装载能力,前排座椅的后方就是它的货箱,内部采用了专属的材质,同时也设置有固定的锚点,较低的地板高度也方便装载货物。
对于电动车最重要的电池部分,日产汽车两手抓,一边是自建,一边是与供应商加大合作。自建部分,加大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引入无钴技术,计划在2024年在日本横滨建造试点工厂,预计到2028年将电池成本降低65%,推出搭载独创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
从经营角度来看,日产能将电池组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甚至更低的每千瓦时65美元。
供应商方面,日产汽车将建立全球电池供应系统,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到2026年将其全球的电池容量提高至52千兆瓦时(GWh),到2030年提高至130千兆瓦时(GWh)。
日产汽车将实现制造和采购的本地化,日产汽车独特的电动汽车制造生态系统——“日产EV36Zero”电动汽车枢纽模式将拓展至日本、中国和美国等核心市场。
依托于4R Energy株式会社(4R Energy Corp.)在车载电池再利用和再回收领域近十年合作,继续加强车载电池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日本本土,到2022年会在欧洲布局新工厂,2025年美国设立新工厂。目标是在2020年代中期,实现“车辆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系统和家用电池系统的完全商业化应用。同时,日产汽车还将在2026年前投资200亿日元用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至2026年,日产和英菲尼迪品牌车型将有超过250万台车辆搭载ProPILOT超智驾技术。日产汽车将进一步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到2030年,在全部新车型上搭载下一代激光雷达系统(LIDAR)。
创新上,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招募3,000名以上高级研发人才,同时不断提升现有员工业务能力。
东风日产方面的规划,截止到2025年,东风日产将会在国内推出多达10款搭载电气化动力总成的车型,其中将会包括6、7款e-POWER车型,其余的将会是纯电动车型。
毫无疑问,刚刚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的轩逸e-POWER车型,才刚刚拉开序幕。
日产旗下的纯电动旗舰车型Ariya将会在2022年引入国内市场并开启预售。作为一台旗舰级车型,新车在动力以及续航方面令人期待,日产Ariya入门版本配备单电机并采用前驱设计,最大功率160千瓦/178千瓦,峰值扭矩300牛·米。
高配版本搭前后双电机,采用四轮驱动并匹配了扭矩分配系统,最大功率250千瓦/290千瓦,峰值扭矩600牛·米。续航里程方面,日产Ariya提供87kWh和63kWh容量的电池,根据不通过车型版本,WLTC续航里程在430-610公里不等。
车透君认为,随着日产汽车“2030愿景”发布,无疑日产电动化的步伐将明显加快,未来日产汽车会大幅提升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以车辆全面电驱化来推进企业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