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刷屏最厉害的,当属领克03在东京的那场上市发布会。
纵观现场,无论是搭台、灯光、格调、车舞、模特秀,还有新车产品力及最后公布的售价,车透君认为,都能打上高分(95分),满满的国际潮牌范儿。
在品牌诞生729天后,领克品牌能代表中国高端品牌在丰田主场扬眉吐气的气势,令全球车界都眼前一亮。
但好归好,唯一让车透君感到心头一颤的是,领克03在诠释车型品牌时使用的那个“浪”字。
后有媒体撰写了名为《领克03非要跑到东京上市,原来就是为了浪》一文。单纯从文章角度上讲,确是篇饱含激情的激扬文字,从标题角度上讲,也是个抓眼球的好标题。
但仔细一想,领克03真的该用“浪”字来诠释品牌主张吗?
先来请教百度吧!
百度释义中,“浪”字意思的1、2、4、7是中性的,但其他的都是偏负面的,诸如:浪荡、不专注、轻浮、放纵等意思,都在其列。
再看字意用法,“浪”字在用于名词和动词时,意思偏中性,但用在形容词和副词时,却多是偏负面之意。
对了,在霍元甲时代,还有日本浪人之说,也尽是负面之意吧!
平心而论,如果做个街头随机调查的话,恐怕路人认为“浪”字偏负面的,应该是远超过偏正面的。
支持者也许想说,车透君未免太多虑了吧!
正面去理解,“浪”字具有逆风造浪或长风破浪的意思;上赛道,还有发动机引擎的声浪音;品牌那么潮流带感,年轻车主应该内心深处都想去浪一下。
这让车透君想起了此前《GQ》请了《奇葩说》四大导师给年轻人送点建议:
马东说,尽量多谈恋爱;蔡康永一如既往地建议“多读书”;罗振宇回答称,“让知识穿过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对世界有觉察”;何炅最言简意赅:“出去浪”。
何老湿说的或许没错,在二十多岁别宅在家里,多出去“浪”,上山下海,游目骋怀,或许能“浪”出不小的成绩。
吼吼,年轻就该去“浪”,其实是呼吁年轻人要充满闯劲,不受拘束。但归根结底,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三观要正,否则“浪”字对于年轻人来说,绝不是一个好词。
李天一、房祖名等前程尽毁,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浪”字。
纵然现在网络热词迭出,字义词义也在与时俱进,但要想让“浪”字成为感召年轻人的那股正能量,或许是有风险的。
这是由中国历史和文化长期形成的“三观”所决定的。
车透君因此认为,“浪”字可以出现在品牌口号的某个副行,但最好别让它成为那个赫然大字。